陸軍資料分發系統

系統英文名稱:Army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ADDS)

研製國家:美國

研製時間:1979年7月開始論證並確定方案

部署時間:1990年開始採辦

系統簡介:更確切地說,陸軍資料分發系統是聯合戰術資訊分發系統(JTIDS)與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EPLRS)的結合。它有機地綜合了兩個系統的功能,是一個集資料通信、識別、定位/導航為一體的綜合性通信系統。美國陸軍將用其來保障5個功能領域(機動控制、防空、火力支援、情報/電子戰及作戰後勤保障)的資料通信需求。

系統組成

該系統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用戶設備(EPUU)、JTIDS系統的Ⅱ類終端及網路控制站(NCS)。其他設備還有方艙安裝的電子工作室(ESSM)、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測試設備、用戶讀出模擬器(URS)、KOK-12 COMSEC 密鑰裝置、KOK-13 COMSEC 遙控重新注入密鑰裝置。除上述硬體外,該系統具有頗強的軟體系統,它以282000行電腦軟體編碼為基礎,適合於各級部隊使用。目前休斯公司已完成更為複雜的軟體研製及試驗任務,以滿足新型標準32位元軍用電腦需求,並考慮將所有軟體轉換成符合美國政府規定的AAda標準語言。同時,美國陸軍也考慮採用超高速積體電路以減少設備的體積。

功能及特點

陸軍資料分發系統具有如下功能:

陸軍資料分發系統具有如下特點:

  • 網路控制站的管理操作者將在配有增強型用戶設備的用戶之間建立起直接通信鏈路,無需再通過網路控制站。這一點是定位報告系統所不具有的,對於防空部隊尤為有用。如前方觀測員發現一架敵機飛進作戰區域內,立即報告給陸軍射擊指揮中心,射擊指揮中心可同時向“針刺”導彈分隊、雷達分隊、“小懈樹”導彈基地及射擊指揮中心報警,提供有關目標的相對位置、高度、航速、航向及其他有關威脅的特徵資訊。若需要的話,網路亦可自動地選用增強型用戶設備作為中繼站,以確保資訊到達其目的地。由於建立了直接通信的線路,使用戶具有更靈活的路由選擇能力。

  • 提供4種嚴格規定的控制部隊方式,可提高機動部隊的生存能力及機動性能。

  • 網路控制站存有每個用戶設備的軍用識別符,每個用戶可向網路控制站詢問其他用戶的識別符,提供了網內識別的能力。

  • 請求射擊的士兵、火炮或迫擊炮陣地標在一個公用柵格地圖上,提高了間瞄武器的射擊精度。

  • 該系統與定位報告系統相相容。由於海軍陸戰隊目前裝備的是定位報告系統,兩個系統的相容性使在同一區域作戰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能相互通信,亦能提供定位/導航功能。唯一的限制是配備定位報告系統的用戶無法在網路上發送、接收或中繼某些高優先順序的資料。

  • 資料率較定位報告系統高。它可選用1200bit/s的單工模式,亦可選用600bit/s的雙工模式進行資料傳輸。

  • 抗干擾能力強。除採用跳頻、直接序列擴頻及自動路由選擇等措施外,網路控制站還能增大用戶設備的信號強度。

  • 保密性強。所有發射信號均按機密或秘密級加密。在部署系統之前,每個用戶設備都具有相同的密碼。一旦裝備部隊,用戶設備由網路控制站重新注入密鑰。此外,用戶間的專用資料交換線路由用戶自身進行端-端加密,中繼用戶則無法利用或竊取。

    戰術技術指標

    工作頻率:420~450MHz

    視距通信距離:100㎞

    有效功率:100W

    師級配置:5個網路控制站;700-1000個增強型用戶設備;60~70個JTIDS系統 Ⅱ類 終端

    網路控制站:3台UYK-20A型電腦

    增強型用戶設備:NCS 800型微處理機,總重10.4㎏

    資料率:1200bit/s(單工);600bit/s(雙工)

    現狀及發展趨勢

    陸軍資料分發系統給戰術指揮官及其參謀提供其作戰部隊的位置、定位和導航報告,以支援戰術作戰,此外,還還提供具有電腦間資料分發能力的自動化、安全保密、近即時無線電通信系統。整個專案將為21世紀部隊從排至旅開發出陸軍通信資料中樞。

    陸軍資料分發系統包括如下三個主要產品:增強型位置定位報告系統(EPLRS)、近期數位電臺(NTDR)和鏈路-16(聯合戰術資訊分發系統-JTIDS/多功能資訊分發系統-MIDS)。

    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為支援戰場功能區域(BFA)和21世紀部隊旅及旅以下作戰指揮(FBCB2)計劃的旅及旅以下戰鬥人員提供近即時的資料分發和位置/導航服務。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包括:網路控制站(NCS)和可配置成攜帶型單元(MPU)的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用戶單元(EPUU)、水面艦艇單元(SVU)和飛行器單元(AVU)。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使用時分多路存取(TDMA)通信體系結構,以避免傳輸爭用。它採用頻率交錯及擴頻技術進行跳頻、檢錯和校驗,以防干擾。EPLRS為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的5個戰場功能區域提供保密、抗干擾及近即時的資料通信支援。EPLRS含有Thorton系列保密通信裝置,具有重新鍵入的傳輸能力。該系統採用符合CCITT X.25標準及軍標MILSTD-15538協定的陸軍資料分發系統,可與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及所選定的武器系統介面。此外,它還可為本部或上級司令部提供戰場態勢資訊。由於它可為戰術部隊指揮官提供己方部隊與友方部隊的位置,動態地顯現前線作戰部隊的狀況,並提供對友鄰部隊的識別,這就大大地增強了戰術部隊的指揮控制能力。一個標準的陸軍師將裝備325~400部EPLRS無線電臺、4個EPLRS網路控制站及12部EPLRS柵格座標裝置(EGRU)。EGRU裝置用於提供定位和資訊中繼功能。EPLRS無線電臺用於發送、中繼及接收資訊。

    近期數位電臺是以較低成本滿足陸軍資料通信需求為目標的一項主要非開發專案(NDI)研究與開發計劃。近期數位電臺將具有開放系統的硬體、軟體及體系結構,提供較高資料吞吐量,並為陸軍師及師以下指揮所提供戰場資料傳輸手段。它還將支援諸如21世紀部隊旅及旅以下作戰指揮和戰場功能區域的戰術互聯網主機系統,以形成一種小型的數位電臺網路。

    聯合戰術資訊分發系統計劃反映出包括獲取戰術互操作和感知數位資訊的盟國部隊需求的所有服務。它遵循C3I助理國防部長(ASD/C3I)政策,即:確定鏈路-16為國防部(DoD)C2I的主要戰術資料連結。2M類終端主要為空中、地面、水面及水下平臺之間提供和盟國聯合互操作鏈路-16的戰術數位資料和話音通信終端。鏈路-16計劃支援陸軍的戰區空域導彈防禦作戰。JTIDS設計用於為美軍和北約軍隊提供即時、保密、抗干擾資料通信和導航資訊。它包括擴展3種設備裝置:2M類無線電終端、專用JTIDS中繼裝置(DJRU)和JTIDS網路控制站(J-NCS),主要用於前方地域防空(FAAD)高空~中高空防空和戰區高空防空指揮控制系統。2M類終端是一種由電腦控制的數位無線電終端,工作在960~1215MHz頻率範圍(L波段),採用時分多址多用戶聯網技術,其抗干擾能力乃是通過跳頻技術(在3MHz帶寬上為51次/秒)和直接序列擴頻技術(每個脈衝32個凹口)來實現的,2M類終端的發射功率為200W或43W,所提供的與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系統的介面符合CCITT X.25規程。陸軍通過對多國陸軍型終端的投資旨在將其轉變為多功能資訊分發系統。

    研製經費

    陸軍資料分發系統的總採辦經費為24億美元,共購買了140個網路控制站、22000個增強型定位報告系統及580個JTIDS系統。

    部署情況

    1991年第三季度開始裝備部隊。將裝備美國陸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及海軍。

    蔣慶全
    資料來源

    1. Dennis Steele.Army Data Distribution System (ADDS).ARMY,October 1999
    2. 胡世功等.國外陸軍戰術C3I手冊.兵器工業出版社,1990.10